談癲癇基因 2017
談癲癇基因 2017 高雄長庚醫院腦功能暨癲癇科 主任 蔡孟翰醫師 [蔡醫師,我為什麼會得癲癇?] 是我在門診常被問的一句話,有時候卻很難回答. 癲癇是一常見的神經系統(腦部)疾病,每1000人中就有4-8個人有這個疾病,大約三成的病人癲癇可以找到明確導致疾病的病變,例如像腦腫瘤,腦中風,腦外傷或是腦部先天性發育異常等等,因此醫師通常會安排腦部磁振造影檢查來找看看有沒有這些病因,而且最好是專為癲癇設計的磁振造影檢查,另外有少部分病人是因為代謝性或是自體免疫疾病所引起的,然而剩下大部分(約七成)的病人,其病因仍不清楚,這幾年醫學研究進步,我們開始知道在這些找不到病因的病人,基因可能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可是蔡醫師,我們家族並沒有其他人有癲癇呀? 這樣還是基因造成的嗎?] 沒錯,有明確的癲癇家族史,也就是說家裡有兩個以上的親戚發病,只占少部分大約5-15% 的病人,大部分的病人都沒有家族史,但是這並不代表不是基因影響所造成的,首先我想強調"基因型癲癇"不能跟"遺傳"畫上等號喔! 隨著人類全基因體定序研究的普及後,我們已經知道每一個人身上都25000個基因且帶有約50個新的突變,這些突變並不是由我們的父母遺傳下來的,而它們發生的位置,決定我們可能會得到甚麼疾病,例如:突變發生在控制血糖的基因,就有可能得到糖尿病,發生在控制負責大腦功能的基因,就有可能得到癲癇,另外有些人可能帶有基因突變但是卻沒有發病,我們稱之為突變攜帶者(carrier),突變攜帶者有機會將基因傳給下一代才發病,因此沒有家族史並不代表絕對不是基因造成的癲癇. 另外,基因突變也不都全一樣,有些突變效果很強,一旦具有就會發病,因此家族裡容易出現好幾個人都發病的情況,有些基因突變效果較弱,要好同時累積好幾個突變才會得病,因此沒有家族史. 另外,上述有腦部結構性病變的病人,例如先天性腦部發育異常或是代謝性異常,很多也是因為基因突變所造成. 以上這些有基因突變造成的癲癇,國際抗癲癇聯盟稱之為”基因型癲癇”. [那我們已經知道有多少種基因型癲癇?] 至今(2017),科學家已經發現大約有超過100個癲癇基因,而且在未來幾年內可能會超過一千個,有家族史的癲癇以及兒童時期發病合併智能障礙的病人比較容易是因為基因造成的,目前找的到基因突變的病人占所有癲癇病人大約只有不到5%,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