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4的文章

不寧腿症候群

不寧腿症候 群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內科 蔡孟翰醫師 不寧腿症候群又叫Willis-Ekbom氏症,不寧腿症候群顧名思義就是指有些病人的腳部會又不舒服或異樣的感覺,常常會覺得需要動一下腳才會舒服一點,這種症狀在白天通常還好,但是到了傍晚或黃昏就會變的嚴重起來,特別是如果坐著或躺著不動,症狀就變得更嚴重,因此常需要按摩或是起來走一走,症狀才會好一點 我自己的臨床經驗發現,在台灣很多病人會喜歡擦含薄荷成分的藥膏來緩解症狀,也有一定的效果,這個疾病最大的問題就是會造成睡眠障礙,嚴重時一躺到床上就不舒服無法入睡,所以要起來走一走,造成入睡困難 這些感覺症狀因為沒有儀器或抽血可以檢查,因此常常被誤以為是緊張或焦慮症狀等心理疾病,或是被說不要理他就好了,輕微的不寧腿症候群或許可以忍耐,嚴重的卻常常有睡眠不足的問題,必須嘗試治療 不寧腿症候群的病人常常在睡眠中也會有另外的睡眠疾病,例如說週期性腳部運動障礙(PLMD),就是說睡覺中常常腳會自己不由自主的抖一下,抖一下,嚴重時甚至可以把自己嚇醒 不寧腿症候群好發於中年族群,和貧血,缺鐵或是腎臟疾病有關係,另外研究發現孕婦也有時候比較容易得到,至於不寧腿症候群的病人是不是比較容易有巴金森氏症仍有爭議,研究顯示約20%巴金森氏症的病人可以有不寧腿症候群的症狀 另外有一部分是原發性的不寧腿症候群,現在認為和遺傳基因有關係,研究認為可能是因為腦中缺乏一種叫做左多巴的物質,因此可以使用促進左多巴的藥物(抗巴金森氏症的藥物)來治療. 如果有缺鐵的現象,補充鐵劑也會有幫助,另外避免使用咖啡因,菸酒等物質以及規則運動也有幫助 如果你有睡眠問題別忘了注意一下,你是不是因為腳部的不舒服導致的, 記得告訴醫師你的症狀,除了服用安眠藥幫助入睡以外,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藥物幫助喔! [治療不寧腿症候群] 其實大部分輕微的不寧腿症候群不一定要治療,很多症狀輕微病人可能吃了一陣子藥物後就不需要再持續使用藥物,如果一個星期有兩個晚上以上被不寧腿症候群困擾,則可以考慮開始治療 藥物治療方面,現階段大部分會先使用左多巴接受器促進劑,或是左多巴本身,通常是在晚餐飯後到睡覺前的時間服用 在治療不寧腿症候群有兩個現象要注意:第一個是反彈現象,簡單來說就是下半夜或是清晨當藥效要退的時候,症狀又跑出來,這時醫

談新版(2010)癲癇分類

談新版(2010-2013)癲癇分類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腦功能暨癲癇科 蔡孟翰 醫師 每個病患癲癇發作的症狀其實都有一點不太一樣,癲癇發作本身也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我們現在也知道不同類型的發作對不同的抗癲癇藥物反應也不一樣,因此正確的分類癲癇是診斷和治療,甚至近一步進行研究很重要的步驟 癲癇分類的歷史 1964年法國的癲癇大師Henri Gastaut 第一次嘗試提出癲癇分類的觀念,促使國際抗癲癇聯盟ILAE在1981年進一步修正成為癲癇發作分類,接下來國際抗癲癇聯盟也於1989年首度提出對於癲癇症候群的分類,這兩個癲癇分類系統廣為治療癲癇病患的醫師所接受,並成為臨床診斷治療以及研究的基礎,然而接下來的30年間,癲癇醫學的進步,包括影像學,基因學,電氣生理學的進展,這一套系統的觀念有過時的現象,因此國際抗癲癇聯盟在2010年提出的新的癲癇分類系統,希望可以修正不合時宜的部分,提高癲癇醫學的水準 新版癲癇分類的變更 局部癲癇發作和全面癲癇發作的定義被重新定義得更清楚, 全面癲癇發作包括失神發作(典型,非典型,合併特殊症狀),強直陣攣發作,強直發作,失張發作,陣攣發作和肌躍發作 局部發作則不在有簡單局部或是複雜局部發作,而是簡化成依症狀描述,另外過去的"複雜局部發作"則建議改成"局部認知發作" 另外全面癲癇和局部癲癇不再是彼此排斥的二分法 癲癇病因分類 這大概是這一版修改最大的部分,過去有關病因的原發性,症狀性以及隱原性的分類被完全刪除,建議分為基因型,結構型,代謝型,免疫型以及病因未明型,之所以做這樣的改變是因為舊的病因分類定義不明確,有許多重疊之處,因此新的病因分類希望直接而明確的表達導致癲癇的原因,至於不知道的就坦白說不知道,等待進一步研究澄清 其他的改變很多是在英文文字表達的部分,例如避免使用情緒性的字眼等等,引進癲癇症後群和"症狀組合"的觀念,另外強調近年來越來越重要所謂的"癲癇腦病變"的定義及觀念 爭議和辯論 每一版的癲癇分類都免不了不同的意見和辯論,自從2010年新版的分類提出後,許多癲癇醫師都提出各自的意見,也因此新的癲癇分類委員會預計於今年2014提出修訂,例如容許同時有不同的病因分類,使用"臨床影像症候群"來取代&

帶狀皰疹(皮蛇)和腦中風

帶狀皰疹(皮蛇)會增加腦中風的機會? 帶狀皰疹是因為皰疹病毒(也就是水痘病毒)所引起的一種神經和皮膚疾病,幾乎所有人在成年之前都會得到水痘,在水痘痊癒後其實水痘病毒並沒有離開身體,而是躲進神經節裡面潛伏起來,等到因為疲勞或其他因素免疫力下降時才又活躍起來,導致沿著神經分布的皮膚水泡以及疼痛感覺 最近幾篇研究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帶狀皰疹和腦中風之間似乎有某種程度的關係,神經科的醫師知道有些帶狀皰疹的病人會發生腦中風的現象,特別是當帶狀皰疹發生於頭臉部的時候,因為感染源接近腦部的血管,病理研究發現這是因為水痘病毒跑到血管壁裡造成血管發炎所導致的 最近有兩個研究(包括一個使用台灣健保局資料庫所做的研究)發現得到帶狀皰疹的病人,將來比較容易產生腦中風 另外一個英國的研究進一步發現,特別是年輕(<40歲)時得到皰疹病毒的人更容易產生腦中風 這個發現很有趣,雖然實際上帶狀皰疹後發生腦中風的機會並不高,每一百的人中只有不到兩個會發生腦中風,但是為何周邊神經的感染會造成後來的血管阻塞,仍不是很清楚 研究人員也提出或許給予皰疹病毒的疫苗可以減少帶狀皰疹發生,也許可以進一步減少腦中風發生的機會,相信未來幾年醫學研究可以就這一點進一步提供更多的答案 參考資料: Breuer et al. 2014 Neurology Kang et al. 2009 Stroke Lin et al. 2010 Neurology Nagel et al. 2011 Neurology

低溫治療還是退燒治療?

去年(2013)底車神舒馬克在法國滑雪發生意外,導致嚴重腦外傷,醫師給予他鎮定藥物達到人工昏迷,並且給予低溫治療希望可以幫助減少腦壓,提高神經功能恢復的機會,然而至今已超過兩個月,鎮定藥物也已經逐漸拿掉,但是舒馬克仍沒有清醒,因此有很多醫師懷疑,舒馬克一開始的腦傷相當嚴重,其清醒過來的機會可能不大 在腦部外傷後用鎮定藥物達到人工昏迷是很常見的一種治療,它並不能減少一開始受傷的嚴重度,但是可以減少後續的傷害,有些醫師會加上低溫療法,因為它可以減少腦壓以及腦水腫,減少腦部的能量代謝需求,因此理論上可以改善預後,但是其實低溫治療也不是沒有副作用,使用低溫療法比較容易有心律不整,感染敗血症,凝血功能異常,電解質不平衡等問題 但是去年底有兩篇研究報告,讓低溫療法的療效再次受到檢討,到底是低溫療法還是減少發燒即可以達到效果 這個問題最早是在2010年澳洲墨爾本的團隊研究心跳停止的病患到院前和到院後給予低溫治療,結果早點給予低溫治療對預後沒有差異 2013年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研究到院前心跳停止的病人給予低溫療法,結果發現出院時的神經功能狀態並沒有差異,甚至發現接受低溫治療的那一組比較容易發生再次心跳停止(26% versus 21%,p=0.008),這結果出乎大部分人的預料 另外一篇2013年瑞典的跨國研究發現將心跳停止後的病人降到33度或是36度做比較,結果也是沒有差別 這些研究告訴我們有很多的問題尚未被解答,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回答這些問題,或許積極的將體溫降到33度(低溫治療)並沒有太大差別,但是體溫降得較低,副作用也比較大,我們需要更多研究告訴我們是否將體溫控制在接近正常的36度(避免發燒的退燒治療)就夠了 參考文獻 Kim et al. 2014 JAMA 311(1):45-52 Nielsen et al. 2013 NEJM 369(23):2197-2206 Bernard et al. 2010 Circulation 122(7):737-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