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6的文章

關於自體免疫腦炎的小說

圖片
關於自體免疫腦炎的小說_我發瘋的那段日子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 蔡孟翰醫師 這幾年神經科醫師開始發現以前在臨床上有一些莫名其妙腦部發炎,難治性癲癇,甚至昏迷的病人可能都是因為這個疾病[自體免疫腦炎]所造成的,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抗NMDA受體腦炎,這個病在2008年發表,其實在過去的幾年間(2006-)這個病發現之前)我們就碰到過一個這樣的病人,也在後來確定診斷了兩個病人罹患了這個怪病,另外也有數個至今仍找不到確切病因的自體免疫腦炎病人,這些病人常常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有些病人可以有相當明顯的治療反應,但有些仍有困難,最近一個甚至需要用到癲癇手術DBS治療,目前有需多研究在這個疾病,希望未來能有長足的進步 這本小說是由一位美國病人(紐約郵報的記者)親自撰寫的,聽說目前也有拍成電影的計畫 今天剛拿到,準備利用睡覺前和休假的時間閱讀,希望過幾個禮拜可以寫出我的讀後心得喔! [2016.1.9] 讀到四分之一,雖然我覺得有些地方可能有點放大 (小說嘛!,不知道是不是翻譯後也有差,打算讀完中文版去買原文來讀讀看), 不過整體而言,從病人的觀點來描述症狀算是相當精彩的,特別是對癲癇症狀的描述也相當詳盡和寫真,文字工作者的描述能力跟一般我門診裡的病患還是有差異的 :) 相當推薦醫學生,實習醫師和神經科住院醫師閱讀,可能會比讀教科書來的好玩多了! [2015.1.16] 前幾天把這本書讀完了,不得不說後面恢復的部分,比我想像中平淡多了,可能是因為病人自身沒有辦法感覺到疾病改善時的差異,如果是由病人的親人的角度來描述這件事可能會更精采些! 另外作者對貝里醫師誤診的指控其實也有些不公平,畢竟對一個新興的疾病,大部分的醫師都需要時間來學習和了解,就如同微軟出了新的作業平台,你不一定會馬上更新,就算更新了也要花些時間來熟悉如何使用,更何況日新月異的醫學發展,沒有醫師對甚麼疾病都能清楚的立刻學會,即使至今我們也仍在學習這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這點我在最近診斷及照顧的幾個"自體免疫腦炎"的病人身上深刻地感受到這個道理,每個病人的病情,治療反應和恢復都有其不一樣的地方,很多我們不了解的需要更多的醫學研究來釐清!

腦中風後癲癇症

腦中風後癲癇症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 蔡孟翰醫師 腦中風是國人常見的神經科疾病之一,中風後常常會面臨很多後遺症,包括肢體功能受損,語言功能受損,甚至其他大腦功能認知或記憶問題,造成日常生活上和照顧上的困難 但其實有部分病人甚至會出現像"癲癇症"這樣的併發症,統計顯示腦中風後3-30%的病人會發生腦中風後癲癇症,而事實上在所有癲癇症病人中,11%是由腦血管疾病造成的 在腦中風的病人中,缺血性中風佔約70%,也因此大部分腦中風後癲癇症都是缺血性中風造成的,早期研究認為出血性中風似乎比缺血性中風更容易導致癲癇,但最近大型的統計分析並無法支持這兩者導致癲癇有差異 在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Graham et al. 2013 Stroke)發現:腦中風後癲癇症在前循環系統完全阻塞的發生率為~29%,前循環系統部分阻塞為13%,後循環系統阻塞則為~5%,在剛中風後第一年發生的機會最高,之後隨著時間越長越來越少,然而文獻上也發現即使中風後經過7年,發生癲癇症仍然還是稍微增加的,這點和我們在臨床上觀察到,有些病人在中風過後很多年才發生癲癇是一致的 腦中風後癲癇症的診斷和治療 腦中風後癲癇症的診斷和治療目前和其他的癲癇症並沒有太大的不同,我們一般會安排腦部影像學和腦波的檢查,另外要注意有少部分病人,癲癇症是腦中風的表現症狀或是之前的警告症狀,這些病人就需要腦部影像學檢查來確認是否有新的中風,另外在治療方面,一般都是使用抗癲癇藥物來治療,只是通常必須考慮病人常因腦中風而須服用許多其他的藥物,因此必須注意藥物交互作用 Ref: Graham et al. 2013 St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