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5的文章

雙層皮質症候群 (Double Cortex Syndrome)

基因型癲癇系列:雙層皮質症候群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 癲癇基因研究計畫 腦功能暨癲癇科 蔡孟翰醫師 雙層皮質症候群又叫皮質下帶狀灰質異位症,顧名思義就是說病人會有兩層皮質,正常的人大腦只會有一層皮質,形成兩皮質的原因是因為大腦在胚胎發育的過程,神經細胞會從腦的中央稱為腦室的部分移動到大腦表面也就是現在皮質的位置,如果這個過程有問題,就會出現兩層皮質,而這個移動過程便是由基因來掌控的,其中一個負責的基因叫做 DCX ,製造的蛋白質叫做 doublecortin,這個蛋白質會和 microtubule 結合,因此和細胞的移動有關係 這種病人除了會有腦部發育異常,也會有癲癇,另外一個特色是X染色體遺傳,得病的女生會有雙層皮質,男生則會更嚴重有平腦的現象,也就是說腦部的腦迴幾乎都消失,呈現皮滑的表面 我們最近發現一個台灣的家族,待有DCX點突變引起的癲癇,經過我們和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發現是來自於待有突變的外祖母,但因為外祖母的突變量很少(8%),所以並沒有發病. 除了DCX以外,其他基因包括: PAFAH1B1, TUBA1A, TUBA8, TUBB2B, TUBB3 都會造成類似的疾病 如果你對家族性或基因型癲癇的診斷或研究有興趣 歡迎聯絡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 癲癇基因研究計畫主持人 蔡孟翰醫師 相關連結: http://pansci.asia/archives/20665

自體免疫型重積性癲癇

自體免疫型重積性癲癇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 蔡孟翰醫師 重積性癲癇是最嚴重的一種癲癇形式,是神經科的急症之一,常常因為忘記吃藥,腦中風,腦外傷或腦部感染而引起,近幾年來研究發現,自體免疫引起的腦病變常常以重積性癲癇作為主要的表現方式. 這個月美國知名的期刊Neurology發表了一篇新的論文發現,自體免疫型重積性癲癇占約2.5%所有重積性癲癇的病人,而且比較好發於年輕一點的病人,對癲癇藥物通常反應不佳,而且和腦部感染的病人比起來,死亡率差不多,但是比較多神經功能恢復得比較好. 我們這幾年在臨床上也有同樣的發現,有些原因不明的重積性癲癇,常常是因為自體免疫腦病變造成的,如果沒有針對病因做詳細的檢查,並且使用免疫抑制的治療方式,對傳統的抗癲癇藥物通常反應不佳,但是如果檢查顯示可能是自體免疫造成的且使用免疫抑制治療,常常可以有不錯的預後 針對這一類病人的診斷和治療,我們都還在學習和累積相關的經驗,相信更多的研究可以帶來更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深部腦刺激術與癲癇

頑固型癲癇新治療:深部腦刺激術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腦功能暨癲癇科 蔡孟翰醫師 深部腦刺激術是一種新的科技,在腦部裡面植入兩個電極,形狀像兩根細針,經由微電腦控制使用間歇性的電流刺激腦部特定的組織來治療癲癇發作,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高科技癲癇治療"或是"腦部的心律調節器" 最近美國的SANTE研究團隊也於神經學期刊發表了最新的長期(5年)追蹤結果,其中最令人興奮的發現是深部腦刺激術的治療效果似乎隨著時間越長效果越好,在術後第一年追蹤時癲癇發作平均減少41%,然而到第五年時平均減少上升到69%,甚至有約16%的病人可以有超過六個月不發作 雖然之前的研究就已經有發現這種現象,但是SANTE研究分析追蹤期間抗癲癇藥物的調整,發現這樣的效果並不能用增加抗癲癇藥來解釋,近一步分析顯示在105個病人中,每年有6-8個病人減少使用抗癲癇藥的劑量或是種類 進一步分析癲癇發作的來源(額葉,顳葉或是其他腦葉)或是之前是否有接受過迷走神經刺激術或是傳統癲癇手術,結果對治療效過並沒有影響 任何治療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深部腦刺激術也不例外,常見的副作用如,植入機器感染,腦出血,植入部位疼痛,影響記憶力和心情等等 國外研究深部腦刺激術治療癲癇的結果相當令人振奮,國內也有幾間醫學中心已經有手術成功的經驗,可惜目前深部腦刺激術治療仍相當昂貴,健保尚未通過給付,且平均3年就要更換電池,因此可以使用的病人仍相當少,希望隨著科技進步,這種治療的價格可以降到一般病患可以負擔的水準,讓更多病人受惠 高雄長庚記者會連結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917003191-260405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447574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癲癇手術不只有深部腦刺激術,另外還有顳葉切除術或是迷走神經刺激術等不同的手術方式,應病人的病況不同而可能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 Reference: 1. Salanova et al. Neurology 2015;84:1017-1025.

2015腦中風治療新趨勢

2015腦中風治療新趨勢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 蔡孟翰醫師 腦中風的治療在2015年這一年有許多新的研究報告,最令人矚目的便是血管內血栓移除術(Thrombectomy),腦梗塞是因為腦部血管被血栓阻塞住,導致其後供應的大腦組織缺血壞死,今年起有四個刊載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NEJM的研究(MR CLEAN,ESCAPE,SWIFT PRIME,EXTEND-IA)都一致的證明,在腦中風後的黃金期,同時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IV tPA)加上血管內血栓移除術(IA thrombectomy)的病人比起單獨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IV tPA)預後的效果要好得多,現在的標準治療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只能"打通"約30-40%的病人的腦血管阻塞,然而這幾篇研究顯示血管內血栓移除術可以"打通"80-90%的血管阻塞,而且每三個人就有一個在神經功能上有較好的預後 這些研究的結果對急性腦中風的治療將會有長遠的影響,將來血管內血栓移除術將不同於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需要專門的技術,會需要特別的治療小組包括神經內科醫師,神經放射科醫師,急診科醫師,以及重症專科醫師共同提供照顧,相信這只是腦中風急性治療轉變的一個開始,有許多問題仍尚待更多的研究來澄清,例如:血管內血栓移除術的黃金治療時間為多長 3小時?4,5小時? 還是更長? 血管內血栓移除術是不是可以單獨使用而不需要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 相信在未來的3-5年內,更多的研究將會提供更清楚的治療指引

癲癇失語症候群 (Epilepsy Aphasia Spectrum Disorders)

癲癇失語症候群 (Epilepsy Aphasia Spectrum Disorders)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蔡孟翰 癲癇失語症候群 (Epilepsy Aphasia Spectrum Disorders), 嚴格說起來不是真的癲癇症候群,而是一群癲癇症候群的組合,但是因為中文沒有合適的翻譯,或稱之為"症候群光譜",輕的一端是"良性兒童羅蘭道氏癲癇 BECTS",嚴重的一端則是"蘭道-克夫納症候群 LKS"以及"癲癇腦病變合併睡眠持續蕀慢波ECSWS",在中間的我們則稱為"Intermediate epilepsy aphasia spectrum disorders中間型 癲癇失語症候群 " 這一群病人最大的特徵是在前1-3年發育正常的兒童,有些開始學會說話,開始發生癲癇發作的同時,語言功能開始退化,腦波的不正常放電常常在睡眠中會有明顯惡化的現象 在2012年,我在澳洲和薛佛教授一起發表了有關 癲癇失語症候群的遺傳學報告,我們發現這一群疾病在家族裡確實有聚集的現象,引此很有可能是因為基因造成的. 之後在2013年,我們和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學者一起發現的GRIN2A基因突變在這群病人裡有很重要的角色,GRIN2A是負責NMDA glutamate receptor的基因之一,因此突變對興奮性的神經傳導有很重要的影響 2014年加拿大的團隊在Ann Neurol報告另一個新的癲癇失語症候群的基因 ,叫做 CNKSR2 ( Connector enhancer of kinase suppressor of ras 2 ),這個基因位在X染色體上,因此所有目前被報告的病例都是男性,CNKSR2顧名思義和Ras pathway很有關係,負責形成 一個細胞結構叫做突觸後密集(Post-synaptic Density, PSD),目前知道這個基因可能和post-synaptic的NMDA receptor也有關係 這一群疾病的基因慢慢被發現解開其致病的根本原因,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發展有效的藥物來治療這些病人

陣發性動作誘發型異動症和良性家族型幼兒期癲癇:一體兩面的PRRT2基因突變

陣發性動作誘發型異動症(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 PKD)和良性家族型幼兒期癲癇(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epilepsy, BFIE):一體 多 面的PRRT2基因突變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蔡孟翰 良性家族型幼兒期癲癇(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epilepsy, BFIE)和陣發性動作誘發型異動症(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 PKD)是兩個不同的神經疾病,乍聽之下好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疾病,但是近年來的基因研究卻有意想不到的連結 陣發性動作誘發型異動症(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 PKD) 的病人會以一陣陣突發性的不自主運動表現,最大的特徵是這些不自主運動會被突然的動作誘發,例如突然起身,或受到突然驚嚇等等,通常是在兒童期至青春期開始產生,因此在學業和同學相處可能會產生問題,導致畏縮缺乏自信 產生的不自主運動通常很短暫(不到一分鐘),發作時意識清楚,可以是短暫的抽搐,奇怪的姿勢(肌張力不全),類似舞蹈的動作,很多病人也有類似預兆的感覺,因此常會停下來或是坐下來等發作過去,發作可以一次或雙側,有部分病人可以有家族史,腦波檢查以及磁振造影也多是正常的 良性家族型幼兒期癲癇(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epilepsy, BFIE) 則好發於約六個月大小的嬰兒,而在兩歲以前會停止,癲癇發作以一陣叢發性的局部發作或抽搐型發作為主,腦波和磁振造影常也是正常的 有趣的是有部分良性家族型幼兒期癲癇的家族成員研究發現,有些家族成員小時候沒有癲癇但是長大後有陣發性動作誘發型異動症,另外也有病人小時候有幼兒期癲癇長大後變成陣發性運動誘發型異動症,因此便有學者懷疑這兩個病會不會有關係 另外,巧合的是 陣發性動作誘發型異動症的治療也是使用低劑量的抗癲癇藥,因此和其致病機轉可能和癲癇很像都是腦部異常放電或過度興奮造成的,但是實際上PRRT2的真正的致病機轉則不明,研究者現在知道PRRT2位於突觸前的細胞膜上,並且會和突觸小泡的蛋白質SNAP25結合,所以可能和神經傳導物質的是放有關,進一步澄清其作用方式可能有助於發展新的抗癲癇藥物 2013年,中國的